比特币 L2 新机会?详解 SatoshiVM 及测试网交互流程
SatoshiVM ,一种去中心化的比特币 ZK Rollup Layer 2 解决方案。
最后更新于
SatoshiVM ,一种去中心化的比特币 ZK Rollup Layer 2 解决方案。
最后更新于
来源:深潮
即使现货ETF通过,市场仍旧对BTC相关概念保持着长期热情。
1月14日的数据显示,Ordinals协议的铭文铭刻的累计费用消耗达到5,600.22枚BTC,也表明着比特币生态的持续活跃。
同时,基于比特币的L2叙事仍有市场。
对比特币区块空间的担忧,以及之前铭文将比特币交易费用拉高的情况历历在目,如何降低比特币主网的费用成为了叙事刚需,也推动者相关的项目迎来二级市场的抢眼表现。
例如STX,上周的代币价格已经来到了历史新高。
在这种情况下,其他的比特币L2项目开始跃跃欲试,其中就包含着近期被频繁提及的 SatoshiVM --- 一种去中心化的比特币 ZK Rollup Layer 2 解决方案,与以太坊虚拟机(EVM)生态系统兼容,并使用原生 BTC 作为gas费。
比特币、L2、ZK ... 这几个高价值概念加在一起,很容易让人FOMO;同时该项目在推特上目前正在被大量讨论,但尚无法知晓这是一场“集体营销”,还是大家一致的“价值发现”。
不过有热度,至少说明可能存在短期机会。
于是我们挖了挖该项目的文档,并整合了目前公开的测试网交互和代币初始发行信息,以期为大家提供参考。
SatoshiVM将EVM生态系统与比特币联系起来,使比特币生态系统能够发行资产和开发应用程序。
从这个名字中不难看出,项目致敬了一把中本聪(Satoshi),并且其中的VM意指虚拟机,而在虚拟机中运行智能合约和发行资产等,则为比特币当前的弱扩展性提供了可能。
而其中最为关键的,在于SatoshiVM 的ZK Rollup概念。
利用 Rollup 技术将多个交易捆绑到一个批次中,并在比特币主网络上将它们作为单个交易进行验证。这确保了与比特币主网络相同级别的安全性,保证数据的有效性和可用性;
同时,利用Taproot、Bitcoin Script等技术,在不改变比特币网络共识规则的情况下,对合约进行链上验证,从而完成欺诈证明的计算。
说白了,ZK Rollup既然可以作为以太坊的L2,那么也可以作为比特币的L2。
其实更加通俗一点,L2的大部分工作都不在主网上执行,而是执行完后再提交到主网。因此理论上当然可以把发生的交易放在链下执行,然后将打包后的交易结果批量提交到链上。
L2执行交易,L1负责结算;只是,主网换成了比特币。
但值得一提的是,SatoshiVM 使用原生 BTC 作为 EVM 的 Gas。一旦项目发展起来,在该L2上创建越多的应用程序,生态越活跃,矿工自然会更欢迎。
再具体一点,我们可以看一看SatoshiVM的设计结构:
该层为 SatoshiVM 链提供数据可用性、排序和证明验证。它允许用户和 dApp 在比特币和 SatoshiVM 之间发送消息和资产。比特币作为结算层,桥接器和汇总脚本部署在比特币网络上。
该层由一个执行节点组成,负责执行提交给 SatoshiVM 排序器的交易和提交给 L1 桥接脚本的交易,生成 L2 区块。它还包括一个Rollup节点,用于处理批量交易,将交易数据和区块信息发布到比特币以确保数据可用性,并向比特币提交有效性证明以确保最终结果。
该层包括一个协调器,它将证明任务分配给证明者,并将生成的证明转发到 Rollup 节点,以完成比特币的最终性验证。它还包括一个证明者池,负责生成验证 L2 交易正确性的有效性证明。
严格来说,SatoshiVM与其说是L2,不如说是一个“桥”。
这里桥的意思是指,引入以太坊上的开发格式和执行方式,可以让你进行类似以太坊上的活动,例如发行新的数字资产或构建应用程序,但使用比特币网络来进行支付和处理交易。
之前,由于比特币自身原始设计的局限性,围绕着可扩展性和提升交易性能,诸如闪电网络、侧链和状态通道等广义的 L2 也十分活跃,但更多的都是在生态内想办法,:
即让比特币自己在性能上变得更快更好,或者让比特币在某些情况下可以承担交易的职能。
而后的Stacks,则想办法让比特币能够支持智能合约和Dapp的运行,以支持更多的功能。
注意,性能和功能是两个概念。在明确这一点的情况下,SatoshiVM从目的上看,比较的对象应该是Stacks。
我们不妨从技术实现、与比特币的集成方式上来对二者进行比较。
SatoshiVM: 能够运行与以太坊兼容的智能合约,并使用原生的BTC作为燃料。
Stacks: 使用不同技术,有自己的Proof of Transfer(PoX)共识机制和Clarity智能合约语言。它并不直接支持EVM,而是提供了一种不同的方法来在比特币上创建智能合约和应用。
SatoshiVM: 通过利用ZK Rollups技术,在Layer 2层面实现对比特币主链的集成,同时保持与EVM的兼容性,使得开发者可以使用熟悉的以太坊工具和语言进行开发。
Stacks: 通过其独特的PoX共识机制,Stacks直接在比特币的安全性基础上增加了智能合约和DApps的功能。
做一个不恰当的比喻,SatoshiVM更像一个万金油,L2的设计既可以为比特币服务,也可以为以太坊服务,甚至可以为其他L1服务,只是因为叙事原因,服务于比特币似乎更有热度;
而Stacks则是专效药,看比特币的结构有啥问题然后对症下药,换到别的L1可能并不通用。
同时,我们也将上述提到的所有比特币的扩容方案进行了一个综合比较,如下所示:
目前,SatoshiVM的测试网已经上线,用户可以使用Unisat或小狐狸钱包参与其测试网的交互活动,包括转移代币,进行swap等操作。
从数据上看,当前已经有7000+账户与测试网发生了交互,总交互地址达到了4.6万并完成了累计20万笔左右的交易。
同时,虽然SatoshiVM目前官方并没有明示或者暗示交互会有空投,但随着项目逐渐在推特上被广泛讨论,每日新增账户数和活跃账户数显著增加,也显示出市场对其FOMO的情绪。
不过有热度的另一面是竞争内卷。结果必然是交互的卷赢不交互的,多交互的卷赢少交互的。
但考虑到测试网的“0撸”特性,参与到其中并没有什么成本,以0成本博小毛仍然也是一个不错的策略。
下面则是详细的交互步骤,供有需要的玩家进行参考(图源自推特用户@FareaNFts):
下载Unisat钱包,在钱包最后的设置选项中(齿轮图标),将网络切换成测试网(Testnet)
去水龙头领取测试代币tBTC,输入领取金额和自己的unisat地址:
水龙头网址如下:http://bitcoinfaucet.uo1.net/send.php
按照以下规则,在小狐狸添加 SatoshiVM的网络信息:
Network Name: SatoshiVM Testnet RPC: https://test-rpc-node-http.svmscan.io Chain ID: 3110 Currency symbol: BTC
完成BTC在不同网络的转移
访问网站ridge.satoshivm.io 连接小狐狸和Unisat钱包
将Unisat中领到的tBTC存入该网站,同时用小狐狸钱包取出(同一个测试网)
转移SAVM代币(项目后续的官方代币)
进入“SAVM桥接”页面
领取“tSAVM”水龙头(Faucet)
存入一些tSAVM,并在MetaMask钱包中确认交易
提取一些tSAVM,并在MetaMask钱包中确认交易
此外,SAVM的主网代币也将于19日正式发行。
在规则设计上,SAVM将由另一个知名比特币生态项目 Bounce 提供支持,而其对应的代币为AUCTION。Bounce采用了初始流动性池(ILO)发行的方式,即意味着 SAVM 将会有一个基于AMM模型的初始流动性池,供参与者届时进行swap;
而参与ILO的前提是持有Auction,有一定概率会被随机幸运选中获得交易资格,同时还可以从这个初始流动性池中持续获得交易费用的分成,以及获得ETH奖励。这也给那些想要参与代币发行,但又担心AMM的兑换风险的玩家提供了另一种相对稳健的选择。
不过需要提醒的是,持有Auction也意味着一定的代币本身价格波动的风险,能否值回票价则是见仁见智的事情。
最后,虽然 SatoshiVM 的概念、技术和叙事看起来都不错,但笔者在整合信息的过程中仍然看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。
第一,既然是L2,那么L2的排序器是中心化还是去中心化的?谁来充当L2的验证节点,成为节点的规则如何?这一切目前都不透明,感觉更多的是代币先行,细节后补。
对于Meme项目来说这很常见,但对一个基建项目来说,显得稍显仓促。
第二,项目并没有公开具体的团队和过往信息。L2涉及大量交易,安全稳定是前提,没有团队背书在这个赛道上反而成为了一个让人不安的点;虽然比特币生态的火热更多由散户力量推动,但关键基建如果没有高端团队负责,很容易让人产生怀疑。
第三,项目目前的Github上并没有实质信息,L2本身的开源情况未知。
最后,围绕着SatoshiVM产生FOMO情绪的诈骗横行,甚至出现了比官方推特关注量更多的“金标”用户在发布空投钓鱼链接,评论区诸多蓝标账号配合演戏,利用贪便宜心理,诱导用户钱包链接从而转走资产。
在比特币L2赛道火热的时刻,保持谨慎,寻找非共识机会,才是更加持久的选择。